不是所有穩定幣都叫「穩定」!拆解四大類型,看懂「脫鉤」與「暴雷」的真相
大家好!經過前兩篇的介紹,我們知道穩定幣是加密世界的「數位美金」,也是驅動交易、支付和DeFi的「核心引擎」。這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,但如果你真的去查,會發現市場上有數十種穩定幣,而且歷史上還發生過像UST這種一夕歸零、市值蒸發數百億美金的「穩定幣浩劫」。
為什麼同樣號稱1:1錨定美元,命運卻大不相同?
這就分析公司一樣:在看一家公司的財報之前,你必須先了解它的「商業模式」。同樣地,在信任一顆穩定幣之前,你必須先看懂它的「發行機制」。不同的機制,決定了它的穩定性、風險、以及它可能「暴雷」的方式。
今天,就讓我們化身為金融偵探,揭開四大類型穩定幣的神秘面紗。
類型1️⃣:法幣抵押型穩定幣 (Fiat-Collateralized) — 主流市場的巨頭
這是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、也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類型。
- 運作機制:非常直觀。發行商(例如Tether公司發行USDT,Circle公司發行USDC)每發行1顆穩定幣,就承諾會在銀行或指定的託管機構中,存入價值1美元的真實資產。這些資產通常是現金、美國國庫券等高流動性、低風險的資產。
- 代表幣種:USDT (Tether)、USDC (USD Coin)。
- 分析師比喻:這就像是你手上的「百貨公司禮券」或「銀行存款證明」。你相信它有價值,是因為你相信背後的百貨公司或銀行有足夠的資產讓你兌換。
- 核心風險:信任與監管風險 (Counterparty & Regulatory Risk) 這種類型的穩定幣,命脈掌握在「中心化」的發行商手上。風險在於:
- 透明度疑慮:發行商的儲備金真的足額嗎?儲備的資產品質好嗎?這就是為什麼USDT過去一直被質疑其儲備不透明。
- 監管鐵拳:由於發行商是實體公司,它必須接受政府監管。如果政府認定它違規,可以隨時凍結其資產,甚至勒令關閉,這將直接衝擊穩定幣的價值。
類型2️⃣: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 (Crypto-Collateralized) — DeFi世界的原生子民
為了解決法幣抵押型的「中心化」問題,這一類型應運而生。
- 運作機制:它不是用美元當儲備,而是用其他加密貨幣(如以太幣ETH)來當「抵押品」。但因為抵押品本身價格會波動,為了安全,它採用了「超額抵押」的模式。
- 代表幣種:DAI。
- 分析師比喻:這就像是你去「當鋪」或辦理「股票質押」。你拿著價值15萬的名錶或股票(波動資產),當鋪可能只會借你10萬現金(穩定資產)。萬一你的名錶或股票價格大跌,跌破了某個警戒線,當鋪就會把你的抵押品賣掉(清算),以確保他們不會虧損。
- 抵押品價格暴跌:如果作為抵押品的加密貨幣在短時間內崩盤,系統可能來不及清算,導致壞帳產生,進而使穩定幣「脫鉤」(跌破1美元)。
- 核心風險:清算與市場風險 (Liquidation & Market Risk) 它的優點是去中心化且透明(所有抵押品都在區塊鏈上可查),但風險也很明顯:
類型3️⃣:算法穩定幣 (Algorithmic) — 金融煉金術的豪賭
這是所有類型中最具野心,也是最高風險的一種。
- 運作機制:它背後「沒有」實質資產抵押!完全依靠一套精密的「算法」和市場參與者的「信心」來維持價格。通常會設計兩種代幣:一個是穩定幣(如UST),另一個是權益代幣(如LUNA)。算法會透過燃燒、增發這兩種代幣來調節穩定幣的供需,試圖將價格維持在1美元。
- 代表幣種:UST (已崩盤)、USDD、FRAX (混合型)。
- 分析師比喻:這就像一個「沒有中央銀行儲備金」的國家,試圖單純用貨幣政策(印鈔或收回鈔票)來穩定匯率。這是一場巨大的信心遊戲,一旦信心崩潰,就會引發災難。
- 核心風險:死亡螺旋風險 (Death Spiral Risk) 這就是2022年LUNA/UST崩盤的劇本。當UST因為市場拋售而輕微脫鉤時,引發了市場恐慌。用戶瘋狂逃離,導致算法必須天量增發LUNA來試圖救回UST的價格,結果造成LUNA幣價的無限暴跌,最終信心徹底瓦解,兩者在幾天內雙雙趨近歸零。
類型4️⃣:商品抵押型穩定幣 (Commodity-Collateralized) — 數位世界的黃金券
這是一個相對小眾但很有趣的類型。
- 運作機制:與法幣抵押型類似,但它的儲備不是美元,而是實體商品,最常見的就是「黃金」。
- 代表幣種:PAXG (Paxos Gold),每顆PAXG代表在倫敦金庫中持有的一金衡盎司黃金。
- 分析師比喻:這就是一張「數位黃金存摺」。你持有的不是穩定兌換「美元」的權利,而是穩定兌換「黃金」的權利。
- 核心風險:資產價格波動風險 它的價格穩定是對標「黃金」,而不是「美元」。所以當國際金價波動時,PAXG對美元的價格也會跟著波動。它適合想投資黃金,又想享受區塊鏈便利性的投資人。
✅總結:一張圖看懂四大穩定幣
類型 | 運作機制 | 代表幣種 | 核心風險 | 投資人定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法幣抵押型 | 真實美元資產儲備 | USDT, USDC | 信任與監管風險 | 穩健型,追求穩定與流動性 |
加密貨幣抵押型 | 超額抵押加密資產 | DAI | 清算與市場風險 | DeFi探索者,追求去中心化 |
算法型 | 程式碼調節供需 | UST (已故), USDD | 死亡螺旋風險 | 高風險投機者,需極度謹慎 |
商品抵押型 | 黃金等實體商品儲備 | PAXG | 商品價格波動風險 | 特定資產投資者(如黃金) |
了解了不同穩定幣的設計與風險後,下一篇來瞭解來自政府的「監管風暴」。
各國政府會如何應對這個可能顛覆金融體系的新物種?
是打壓、是收編,還是合作?
這將決定穩定幣的最終走向,也與你我手中的數位資產息息相關。
今天分享的四種類型,你最看好哪一種的未來發展?或是曾經踩過算法穩定幣的雷嗎?
歡迎加入好友分享你的觀點吧!👇